湖北日报讯(记者唐薇薇、通讯员王晓山)10月30日,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实施《武汉市现有住宅加装电梯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修订后的条例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五章35条,包括总则、申报与评价、建设与维护、保障与监管、附则等。主要内容包括胸外科简化安装移位机的申请和审查流程。一是明确电梯加装按住宅单元申报。家庭的申请可以发起在住宅单元安装电梯的许可请求。二是明确加装电梯代理制度。安装人员可能会输入业主代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公司、产权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建筑安装公司等办理电梯安装相关事宜。三是明确反对加装电梯的调解程序。如果对电梯安装存在异议,除了相关各方讨论外,还可以通过协调、调解、听证、诉讼等方式解决。四是明确电梯安装部门的联合审查制度。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政务服务政府专门窗口受理电梯安装检查事项,区行政审批部门组织联合审查并出具意见。加强电梯设施建设和使用管理的监督,第一步落实职能部门职责。房管、建设、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必须按照各自职责对电梯安装工程的施工过程和安装质量安全进行监督。二是压实参建单位责任。加装电梯的设计、土建、电梯安装、工程管理等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资质,并对各自业务的质量和安全负责。三是强化电梯接待责任。房管、建设、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应当协调、指导电梯验收工作。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电梯不得使用。四是结合人保养和维护责任。安装者必须委托电梯的使用和管理单位承担电梯的使用和管理责任。电梯运行管理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电梯维保单位实施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提高加装电梯的支持力度,一是市、区政府要制定现有住宅加装电梯的相关规划和支持政策,将加装电梯的资金和财政补贴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其次,除安装方协商分享的电梯安装资金外,还可以使用符合条件的财政补贴、住房公积金、社会投资、社会捐赠等合法资金。三、本市房屋管理、建设、管理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要编制电梯加装工作指南、操作手册和技术指南,制定电梯加装费用分摊、低收入居民便利优惠等指导意见,提供加装电梯协议样本等,优化政务服务。四是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要支持电梯行业协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志愿者服务组织等参与电梯安装。五是鼓励社会资本依法有序参与电梯安装,探索建筑、租赁代理等市场化运作机制,设立投资者独资企业。电梯安装的不同工作模式。六、鼓励安装保持大面积、统一区域电梯的安装,以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协调推进电梯安装场地预留和管道搬迁,缩短电梯安装工期。鼓励管道单位适当减少或按成本价收取管道搬迁费,降低安装成本。七是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信贷支持,鼓励保险机构推广电梯安全责任保险。武汉市将对符合安装电梯条件的住宅小区进行全面排查,以“安居链”平台建设为抓手,第一时间了解居民对电梯的需求,推动“一户申请即可启动”的实施。电梯安装很快将纳入“十三五”规划老旧小区改造,积极争取政策资金,进一步减轻居民负担。加大对电网改造、扩电、管道搬迁等支持力度,引导相关单位按成本价进行收费树搬迁、管道搬迁等。加大政府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对电梯安装的支持力度,做好政府补助资金的发放、使用和管理。制定电梯安装费用分摊、低层居民便民优惠、工程造价指标等意见指引。支持现有住宅加装电梯,回收住房公积金,简化工作流程。积极整合资源,建立“一个受理、并联审批、按时完成”的协同工作机制,解决部门职责可能重叠、审批不力等问题。加梯过程中链路连接不良。通过设立专门服务窗口,申请人可同时报送全部材料,并内转至自然资源、城乡、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评估同步,缩短审批时限,有效减轻“跑题多、重复题”的负担。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全面分类梳理申请要求和环节。实行认证事项告知承诺制度。对于非必要要求的,允许申请人在规定期限内以承诺书代替部分证明材料。推广“集中申报、统一规划、集中审批、分批建设”的大范围加楼梯模式,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寻找环境,实现一次性改造、整体提升。指导保险机构设立电梯安全责任保险、综合服务保险及相关保险。推广增设电梯后续管理“持续维护”模式,由专业机构负责日常运维、定期维护保养等工作,逐步建立增设电梯“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