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配套活动,中欧企业家大会今天举行。近800名中外嘉宾共议深化中欧经贸合作。
《中欧工商联盟2025年度报告》在会议现场正式发布。作为本次会议的重要成果之一,构建中欧企业信心指数,对中欧经贸合作进行回顾,为促进中欧经贸合作提出建议。会上,中欧企业在制造、电子技术等领域也达成了不少合作。
法国埃森集团战略发展与供应链总监博伊斯:中国市场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市场上有很多机会。进博会也非常重要。我们不仅加强了与客户的合作关系,还发现了新的合作伙伴。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与中国共同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法国敦刻尔克港亚太区总监洛朗:未来,我们相信欧洲服务业可以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也相信中国可以对欧洲进行更多投资,双方合作潜力很大。
第二届进博会以来,中欧企业家大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七年,逐步发展成为中欧企业深化交流、扩大合作、携手共进的重要平台。
进博会释放中国不断开放的明确信号
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中国欧盟商会副会长、上海分会会长戴凯乐早在2017年就参加了首届进博会2018年,在中国工作生活多年,带领多家欧盟企业来到中国,促进中欧经贸交流。去年,戴凯乐荣获白玉兰纪念奖和虹桥友谊奖,以表彰他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交流作出的贡献。本届进博会期间,戴凯乐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记者专访。他表示,进博会传递出中国持续开放的明确信号,希望更多国家能够在欧盟了解进博会、了解中国。
中国欧盟商会副会长戴凯乐:很高兴看到每年都能连续举办,会努力让更多的新企业、新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我相信进博会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促进更多的贸易交流,向中国介绍更多的新产品。
半个世纪以来,中欧关系不断发展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之一:中国和欧盟互为最大消费品进口来源地,欧盟是中国机电产品主要出口市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和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欧盟将共同抓住低碳转型、智能制造等新的战略机遇。中欧经贸合作日益深化。
近年来,不少欧洲企业逐渐加大在华生产规模和力度,强调本地化生产,服务中国市场需求。对于一些外国政客和媒体提出的所谓“中国威胁论”,戴凯乐认为,不应夸大分歧,忽视利益联系。
中国欧盟商会副会长戴凯乐:我在中国生活了很长时间ng时间。我认为商界人士和政界人士有必要到中国去看看,了解这里的实际情况。有时,缺乏理解是gDo人们不把机会理解为威胁。
日前,中国宣布扩大对多国免签政策。戴凯乐表示,这是加强中欧各领域交流的有力举措。中欧互利共赢的大方向是明确的。他还希望更多的欧洲人来到中国,亲身体验中国的开放和热情。
中国欧盟商会副会长戴凯乐:50年来,中欧关系的发展变化令人惊叹。这50年里,我在中国度过了20年。 20年来,有一点始终如一,那就是中国人民的善良。这种善意是可以感受到的仅当亲自来中国时。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父母那一代人追逐的是“美国梦”,但在中国生活的这些年,我感受到的是“中国梦”。